全球首创!智能3D医疗高速打印系统成功研发并应用


作为成都高新区首批“岷山行动”计划揭榜团队之一,华西医疗机器人研究院成功研发了智能3D医疗高速打印系统(3D-HSP)。近日,该系统投入临床应用,已经覆盖15个省(区、市)。
智能3D医疗高速打印系统所打印的外固定支具,主要用于覆盖四肢骨关节及脊柱的创伤急诊和术后的外固定,比如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等,多用于创伤急诊、骨科、儿科、康复等场景。
该研究团队针对传统技术底层缺陷,全球首创医疗冷凝固化无支撑架高速智能3D打印技术,可代替传统骨折后的石膏固定,精确高速打印外固定支具。患者受伤后,经1-2分钟实时扫描、后台数据推送到打印机,30分钟左右即可精准打印出固定支具,满足了医疗创伤急救2小时内处理完毕的临床应用要求。
产品相关负责人介绍,智能3D医疗高速打印系统实现多项核心技术突破,可以实现边3D打印、边快速固化,其效率超过传统3D打印技术20倍。团队未来将继续升级机型,有望能打印出像肩关节部位这种更复杂的曲面,帮助医生为患者迅速高效处理患处。
华西医疗机器人研究院3D打印项目负责人吴文韬介绍:“我们的打印底层技术,用了全球首创的冷凝固化无支撑架打印技术。这个打印技术结合用人工智能驱动打印轨迹的控制系统,我们将原来5到7个小时打印一个支具的时间缩短到了15到20分钟。这个新产品可能会替代掉大概60%到70%的传统产品。”
成功研发智能3D医疗高速打印系统(3D-HSP)的华西医疗机器人研究院,是西部第一批集“产教研”为一体,产业孵化为核心的新型综合研发机构,主要开展医疗机器人领域的创新与研发。通过“医工产教融合”发展新模式,研究院项目从临床需求到落地成型,仅需半年到一年半时间。
作为首批“岷山行动”计划的揭榜团队之一,华西医疗机器人研究院自2022年3月正式成立以来,在成都高新区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支持下,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平台”以及华西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各级资源,突破了医疗机器人中配准与空间映射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以及人机交互技术等技术瓶颈,形成跨学科、跨机构、跨国界的协同创新体系,有效弥补了国内在胸腔穿刺手术、关节手术、脊柱手术、康复科以及放射检验科机器人产品上的空白,实现关键技术与国际一流水平同步。
为助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成都高新区近年陆续出台9个相关政策。2022年出台的《关于医药健康产业建圈强链发展政策》,从重大项目落地、创新成果转化、重磅品种培育等10个方面支持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该政策出台以来,已支持58家企业181个项目,完成超2亿元政策资金兑付,推动成都高新区医药健康产业蓬勃发展。
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力争到2025年,成都高新区医药健康产业规模突破2500亿元,聚集企业超过5000家,着力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物医药产业重要增长极、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重要创新策源地、全球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
来源: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局
202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