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聚焦“成都市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年度主题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建年度重点任务,奋力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一、党建赋能建圈强链
一是“双孵化”织密组织体系。按照“孵化企业的同时,同步孵化企业党组织”的“双孵化”工作理念,锁定四级产业培育梯度,着力通过“四步孵化、一步加速”工作方法,打造党建苗圃—党建孵化器—党建加速器—明星党组织的四级党建培育梯度,形成产业发展和党建共荣的工作格局,并借此进一步织密“产业功能区—产业社区—‘两新’组织”三级组织体系。目前依托全国首家纯民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天府新谷”、艾格拉斯等企业孵化器建立党建“孵化器”21个,成立天府软件园、菁蓉汇等13个园区综合党委,近三年培育新建“两新”党组织485个。
二是建圈强链推进资源集聚。深入实施党建引领产业建圈强链行动,依托电子信息产业等业界共治理事会、跨境电商物流等行业协会,组建11个产业链党建联盟,通过“产业链党建赋能”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党建沙龙、发展论坛、产品推介、项目对接等活动,带领京东方、华为等链主企业开展技术平台共享活动。党群工作部全覆盖走访辖区20家链主企业,同步采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党组织、群团等建设情况,建立行业管理部门直接联系服务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制度。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左右岸协作,着力构建党建引领、产业链接、互促共赢的党建工作体系。
三是党建联盟促进协作共赢。贯彻落实党中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联合成渝地区12家国家高新区,推动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高新区党建联盟”,在现场党建创新项目路演中荣获一等奖,并带头发布包括红色资源共建共享、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等10大党建共建项目,凝聚党建合力,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联合全省27家国家和省级高新区,积极谋划成立“四川省高新区党建联盟”,签署《党建共建协议》,围绕党建引领、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的思路,继续强化党建引领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作用。
二、党建引领要素保障
一是党建引领聚人才。通过双向培养,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现党建与产业互促共进。近两年在企业高管、技术能手中发展党员636名,248名党员成长为企业骨干。2022年倾斜党员发展计划指标118个,专项用于建圈强链骨干及科技创新人才。同时整合党建和人才资源,汇聚强大合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通过创新党建工作载体设立“成都高新区党员人才工作室”,今年第一批已挂牌12个,并遴选出12名红色带头人,推动高层次人才党员在引领企业科技创新时,发挥磁吸效应,带动身边“人才苗子”踊跃入党。
二是“党建增信”助融资。进一步扩大“党建增信”服务企业范围,争取为党建工作基础扎实的企业降低利率,提高放款速度,构建起“企业党建+企业信用+银行授信”联动机制,最大限度地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助力企业化解资金难题。截至今年二季度,已有1050余家企业获得“党建增信”加分,累计为区内710余家企业提供了超44.2亿元规模的债权融资,进一步强化了企业发展的党建引领作用。
三是联楼联企送服务。在瞪羚谷、AI创新中心等产业社区和重点楼宇中建设“蓉城驿站”党群服务阵地30余个,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牵头搭建“企业直通车”,打造“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集成党务、政务、商务等精细化服务项目16项。同步建立“部门联楼、党员联企”工作机制,推动机关24个部门(单位)党组织对口联系重点楼宇综合党委,党员对口联席楼宇内企业,今年已组织召开党建联席会18场,共办活动9场,收集楼宇需求85个,协调解决13个发展问题,进一步优化楼宇营商环境。
三、党建融合生产发展
一是“五微”项目促发展。进一步发挥“两新”党组织在企业参与经营决策的作用,动员“两新”组织围绕“微公益、微技改、微服务、微节约、微环保”开展创新项目活动,激发创先争优活力,把红色基因融入发展血脉。截至5月,已开展“我为企业献一策”活动617次,收集到“金点子”130余个,为企业有效降低生产成本1500余万元,在企业中提倡节能减排,开展工业环保技术升级,实现单位企业排放同比下降0.5%,充分将党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
二是党员先锋增业绩。在“两新”组织中积极推行“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的工作模式,号召职工党员佩戴党徽,在办公桌上、生产车间摆放党员标牌,把党员身份亮出来,把党员形象树起来。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等示范行动,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做贡献,目前全区已创建党员“示范岗”452个、“示范班组”293个、“示范车间”35个,亮出党员业绩承诺30521条,发挥党员的模范引领作用,指引党员勇当企业行业发展的推动者。
三是防控疫情守底线。“两新”组织党组织坚持“一企一策”,协助落实好“四方责任”,严格做好消杀、人员排查登记、物资储备等各项防疫工作,落实核酸检测、隔离管理等措施,并号召“两新”组织党员积极到社区“双报到”,落实群防群控。同时,创新设立“企业首席健康官”制度,筑牢织密“健康管理网”,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把健康管理引入企业管理。截至6月初,累计组织党员志愿者1.4万人次协助完成1.6万剂次新冠疫苗接种,设立首席健康官1710名,让党徽在“疫”线闪光,担当在“疫”线彰显。
来源:中国高新区杂志社
20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