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工交投立节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及债权转让


一、 项目投资亮点
风能是一种洁净的、储量极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受化石能源日趋枯竭、能源供应安全和保护环境等的驱动,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重视风能的开发利用。风能将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绿色能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新动力源。
二、标的企业基本情况
(一)标的企业基本信息
公司名称:甘肃工交投立节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地址: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立节镇
成立时间:2005-11-11
法定代表人:张军
注册资本:1100万元
标的企业介绍: 水力发电,
(二)、股权结构
甘肃工交投立节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结构
股东
出资比例
甘肃省工业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100%
三、标的企业主营业务
公司成立于2005年11月,主要经营水利发电。
四、企业成长性分析
(一)、财务情况与盈利能力分析
时间:2022.10.31单位:万元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净利润
281.799337
10.196098
10.195469
资产总计
负责总计
所有者权利
2305.287488
1854.828666
450.458822
公司财务状况,截止2022年10月31日,营业利润为10.19万元,负债1854.82万元。受当地政策支持和公司自身良好的经营情况,目前公司处于业务发展期。
五、行业及市场状况分析
(一)、公司所处行业概况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的不断提升,近年来全球风力发电行业高速发展。2016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为54,642MW,过去15年复合增长率为15.25%;截至2016年底,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86,790MW,过去15年复合增长率为22.25%。
  从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的分布看,2016年,中国新增装机容量 23,370MW,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 42.77%,位居世界第一;美国新增装机容量 8,203MW,占全球新增容量的 15.01%,位居世界第二。从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的分布看,截至 2016 年底,全球风电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西班牙、中国和印度。其中,中国累计装机容量达到 168,732MW,位居世界第一;美国累计装机容量 82,184MW,居世界第二位。风电作为现阶段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在全球电力生产结构中的占比在逐年上升,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仍将以每年 10%左右的速度保持稳定增长,并在 2021 年达到 817.00GW;另外,未来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也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预计每年新增装机容量都能达到 60GW 以上。
(二)、产业链概述
风电产业链情况
风电产业链的上游行业主要是风电设备制造行业,主要包括风电机组整机制造企业以及风电机组零部件供应商。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风电设备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被国外风力发电机组制造企业所占据的格局2008年得到了扭转,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明阳风电、联合动力等迅速崛起。目前国内风电整机制造市场较为集中,前十大整机供应商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公司所处电力行业的下游主要客户是电网公司。公司所发电力通过电网公司供应到民用及工业用户,发电行业下游还延伸至高能耗的工业企业,如电解铝和钢铁企业等。一直以来,工业用电量在全社会用电量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在70%以上,其中尤以重工业为最大的电力消耗产业。
(三)、市场状况
随着国际社会对能源安全、生态环境、异常气候等问题的日益重视,减少化石能源燃烧,加快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和一致行动。目前, 全球能源转型的基本趋势是实现化石能源体系向低碳能源体系的转变,最终目标是进入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可持续能源时代。 201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容量首次超过常规能源发电的新增装机容量, 标志全球电力系统的建设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风电作为技术成熟、环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已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大规模的开发应用。丹麦早在 19 世纪末便开始着手利用风能发电,但直到 1973 年发生了世界性的石油危机,对石油短缺以及用矿物燃料发电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的担忧,使风力发电重新得到了重视。此后,美国、丹麦、荷兰、英国、德国、瑞典、加拿大等国家均在风力发电的研究与应用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至 2016年, 风电在美国已超过传统水电成为第一大可再生能源, 并在此前的 7 年时间里,美国风电成本下降了近 66%。在德国,陆上风电已成为整个能源体系中最便宜的能源,且在过去的数年间风电技术快速发展,更佳的系统兼容性、更长的运行小时数以及更大的单机容量使得德国《可再生能源法》最新修订法案(EEG2017)将固定电价体系改为招标竞价体系,彻底实现风电市场化。 2017 年整个欧洲地区风电占电力消费的比例达到 11.6%,其中丹麦的风电占电力消费的比例继续增加 4 个百分点,达到 44.4%,并在风电高峰时期依靠其发达的国家电网互联将多余电力输送至周边国家;德国达到 20.8%,英国为 13.5%。2017 年全球陆上风电平准化度电成本(levelized cost ofelectricity, LCOE)区间已经明显低于全球的化石能源,陆上风电平均成本逐渐接近水电,达到 6 美分/千瓦时, 2017 年以来新建陆上风电平均成本为 4 美分/千瓦时。 IRENA 预计随着技术进步, 2019 年全球成本最低的风电项目的度电成本将达到甚至低于3美分/千瓦时,成为最经济的绿色电力之一。
从风电核准来看:1、2016 年,我国风电机组累计核准容量共计252.98GW,而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共计169.04GW,说明83.94GW 项目核准未建;2、国家能源局下发《2017-2020年风电新增建设规模方案》,提出2017-2020 年新增建设规模分别为30.65GW、28.84GW、26.60GW、24.31GW;2017 年底核准未建设项目达114.59GW。从风电招标量来看:1)2016 年全年招标28.3GW,创下历史新高,2017 年1-9 月招标累计容量达到22GW,而我国前三季度并网容量仅为10GW;2)对比15 年的抢装现象,14年同期的招标量仅为17.3GW,而14 年全年的招标量也仅为27.5GW。核准、招标、吊装及并网的差额最终将会收敛,核准量逐步转换成并网量。
(四)、影响标的企业发展的因素
钢材价格的高低对风塔产品的价格、成本和毛利率影响较大。公司风塔产品定价模式为成本加成,原材料在风塔成本中占比较高。根据2016年年报,原材料在风塔及相关产品的营业成本中占比高达75.3%。而钢材作为主要原材料,其价格的波动将直接影响风塔价格和成本;在单吨毛利固定的情况下,价格的变动也将对毛利率造成较大影响。钢材价格短时间内的快速波动将对产品单吨毛利产生影响。
弃风限电自2010年后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主要原因是:1)我国风能资源与电力需求存在区域错配,三北地区风能资源丰富,但远离电力负荷中心,资源地本身的工业基础较为欠缺,用电增速低、消纳能力弱;2)风电本身具有波动性和间歇行等特点,并网需要配套建设调峰电源,但三北地区电源结构单一,基本没有调峰能力;3)跨区域的电力输送通道建设不足,导致了弃风限电的问题产生。
(五)、行业分析结论
能源与环境问题是制约世界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个突出问题。工业革命以来,石油、天然气和煤碳等化石能源的消费剧增,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日趋增大,迫使世界各国必须认真考虑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开发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战略,
新能源发电的快速崛起,与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倡导节能减排密切相关。风电作为最为清洁的能源之一,受到全球青睐,各国纷纷出台了鼓励新能源发展的措施,促进了风电等新能源的发展。同时,由于技术的进步,新能源发电的成本也快速下降,是其崛起的另一重要推动力。从1997年-2016年这二十年间,全球新能源发展迅猛。风电装机从7.64GW增长到468.99GW,增长了60倍。风电发电量快速增长,从1997年的12TWh增长到2016年的959.5TWh,风电发电量增长了79倍,已经成为电力供应中不可忽视的电源。
六、项目风险分析
随着过去十年电力需求激增、慷慨的能源补贴以及区域间产业竞争,中国发电侧如今已呈现过度投资。到2016年底,全国电力市场电力过剩达35%。包括煤电及可再生能源在内的发电资产正面临日益激烈的电力调度竞争压力。中国的新能源产业面临全球最为严重的弃风弃光,2016年全年平均弃风率达17%,弃光率达10%。未来几年,全球最大的电力系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2022-12-21